当前位置: 首页 >综合 > > 正文

七夕特辑 | 最大的内耗,是相互猜疑

日期:2023-08-22 23:26:56 来源:互联网

内容来源:笔记侠(ID:Notesman)


(资料图)

责编| 智勇 少将

第 7644篇深度好文:4710字 | 15 分钟阅读

思维方式

七夕节来了!这个节日好不好呢?

大部分女生应该会欣喜地回答:“好!”

一部分男生应该皱着眉头露出笑容:“好……”(送花、请吃饭、买礼物,等等。总之,又要花钱了。)

这么美好的节日,一年只有这一次。错过,才是最大的罪过。

再说了,如果哪个男生真的敢忘掉这个节日,那他的女朋友怕是要爆发了。(温馨提示:赶快去哄你的女朋友!)

情侣之间,拌嘴、吵架屡见不鲜。两个人在一起,彼此的背景、经历、性格可能相差比较大,发生几次矛盾是在所难免的。

但是,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,最容易让彼此产生隔阂的,也是最容易出现的,就是互相猜疑。而猜疑,必然会带来两人的内耗。

“他没回我消息,是对我有意见?”“他会不会正在跟别的女生聊天?”“哼,居然3分钟还没有回消息,肯定去勾搭别人了。这个渣男!”

男生5分钟不回消息,女生就能脑补出20集连续剧。这是很多男生最害怕女生干的事——胡思乱想。

反过来讲也是如此,如果男生胡思乱想,对女生也不是好事。

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干什么,他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干什么,你们就只能互相猜测。猜错猜对暂且不说,最关键的是,这种猜测必然会带来行为的改变。

比如,你以为的“那些无缘无故的生气”。发消息不回,打电话不接,只剩下你的一脸问号。

互相猜疑,是情侣之间最大的内耗。怎么解决呢?

只能靠沟通。及时沟通,看似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,但它为你避免了很多东西,比如长达几个小时的解释道歉、微信拉黑、门反锁、搓衣板、歉礼等等。

沟通出问题,信息无法有效流动,彼此之间就只能靠猜。

但要注意,有效沟通才是你们需要的。无效沟通,等于没有沟通。

另外,还有人觉得沟通没用——矛盾是现实发生的问题,光谈能解决什么?

于是,本来沟通能够成为互相了解、培养信任和解决问题的桥梁,却被冷落在一边,情侣双方陷入各种误解中,或争吵或冷战,极大伤害了两人的感情,直至分手。

一、情侣沟通的5个黄金法则

沟通的本质,是做好信息管理。信息无法畅通,信息的获取、处理、传播渠道遭到破坏。这就会成为信息的“死海”。如何实现有效沟通呢?

好的态度,才能带来好的沟通。情侣之间,沟通有5个黄金法则。

第一个,无关对错,我们只是不同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适的个人习惯,你不能拿自己的习惯去要求对方也这么做。

比如,你喜欢运动健身,你对象喜欢安静地看书。你认为锻炼身体是件好事,但你对象认为多读书是件好事。

如果你自以为自己的习惯才是最好的,非要去“纠正”对方。那就免不了分歧、吵架。

个人习惯没有谁对谁错,只是偏好不同而已。

两个人在一起,可以营造一个更大更多彩的世界。决不能把世界变小,强迫对方变成“对的样子”。

第二个,放下立场和武器,充分聆听。

情侣是在一个战线上的,不是彼此对立的敌人,不要“带着立场、拿着武器”,以“战斗姿态”去聊天。先放下内心的防御,充分聆听对方。

很多人是假装聆听、内心拒绝——要么左耳进右耳出,要么在心里盘算反驳的办法。假装聆听,就把原有的“沟通”目标,变成了“说服”。就跑偏了。

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认为自己对、对方错。

很多情侣吵架到最后分手,都忘了最初是由于什么吵起来的。因为到后来讨论的都是“你心里有没有我”,都想把对方压下去,就是要赢。

第三个,用“我语”进行沟通。

使用以“我”为主体的语句,来表达感受、观点、需求或体验。

采用“我语”,能更有效地传达内心的状态,避免指责或攻击他人,进而更容易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理解。

相比之下,使用“你语”(以“你”为中心的语句)可能导致他人感到被指责或攻击,从而加大了沟通的难度。

比如,“我语”:你吃得太不健康了,我会很担心。

“你语”:吃吃吃,烧烤啤酒天天不落,说多少遍了你有听进去过吗?

第四句,找核心矛盾,共同解决问题。

情侣相处期间,绝大多数矛盾都不是原则性的。就是一时情绪上头过不去了,非要争个对错高下,小事化大,大到分手。

当俩人能够放下立场,不再对立,就能看到分歧中的共赢空间。

举个例子。你比较节俭喜欢储蓄,而对象喜欢消费。如何解决两人的冲突?

核心问题是,设定共同的财务目标,确定优先级。比如,在提供一定消费空间的基础上,确保储蓄的占比;或者节假日可以适当多消费,平时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消费。

重要的是,不要把目光放在两人的矛盾上,而是求同存异,找到共赢空间。

这也是互相尊重的体现。尊重价值观,尊重差异化,在坦诚沟通的基础上,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。

第五句,放下改变对方的执念。

绝大多数分歧,其实都可以商量着来。这件事对我重要,你退一步;那件事对你重要,我退一步。没有必要强行约束对方,或者强迫对方接受你的想法。

很多时候,一点小矛盾互不让步,最后能闹成大问题。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出发点的矛盾早就没了,往往争吵到最后,上升到了“你爱不爱我”的问题上:爱我,就要为我而改变。你不改变,就是不爱我。

如何解决呢?在起点,就要保持理性。

举个例子,你计划朋友聚会,她计划看电影。不要一上来就“你的事重要她的事不重要”,可以打个分,对重要性做个对比。比如,是难得一见的朋友,还是随时可以聚会的朋友?下个周末这个电影是不是还有票?

总之,要站在一起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站在对立面去解决对方。

二、不想陷入沟通内耗,

就需要学会这4点

1.始终惦记沟通目的,不被情绪带着跑

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

男女约会吃饭,谈到要吃什么,男生说:吃火锅。女生说:不想吃。

男生说:吃烧烤。女生又说:吃了会长胖。

在经历了这样一系列问答时,男生可能反问女生:你到底想吃什么?女生说:随便。

这时候,可能男生就着急了,有点不耐烦,女生就会说:你变了,你不爱我了。这时,女生的观点就是:我不在乎吃什么,我在乎的是你对我的态度。

男生可能会疑惑,我明明就是想问吃什么而已,怎么变成了爱不爱的问题?

本来,两个人的目的是开开心心地约会吃饭,可最后却变成了争论爱不爱。

这其实,就是没有始终惦记着沟通目的,双方被情绪架着走,最后陷入一个僵局。

同样,在职场中,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:

举个例子,管理者在做绩效面谈的时候,原先的目的是梳理员工工作情况和指导下一步工作计划,但随着在过程中谈到一些业绩问题,管理者开始发表自己的一些主观观点,画风就变得奇怪,逐渐走向了批斗会。

这时,员工就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,明明原来要谈“绩效”,这是双方共识的一个目的,但因为管理者的沟通变形,员工会觉得这是在PUA自己。

于是,员工就会呈现一种不坦诚的防御式倾听:寻找对方沟通里的漏洞进行反驳;或者保持沉默。

但如果管理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,时刻思考两点:我这次沟通真正的目标是什么?我的行为和我真正的目标一致吗?

并通过对方的沟通回应来觉察是否坦诚,由此再决定继续沟通,还是放一放。

2.先处理心情,后处理事情

前几天,在小区门口碰到一对情侣吵架。

女生翻来覆去一直在讲“明明就是你错了,就是你错了你还不承认!气死我了!”

如果这个男生是一个管理高手,就懂得“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人,很难用理性劝导”。他知道,这种情况要“先处理心情,后处理事情”。

果然,他没有试图通过讲理来说服对方,而是一把把对方捞进怀里,无论女生怎么折腾也不撒手,嘴里重复说:“我错了我错了,你渴不渴,要不我们去买杯奶茶,你一边喝再一边说?”

本来还挺生气的女生,突然就被逗笑了。

心情解决好了,这时候双方再去聊吵架的原因,复盘当时的问题,就会更容易的多,也会更容易避免下一次再出这样的问题。

同样,这种情况在职场中也很常见,比如,在开复盘会的时候,小A觉得是小B在流程上不够负责,最终导致项目延期。这时,小B可能就不乐意了,随即反驳。最终,双方本来由对事的复盘,变成了对双方的观点反驳。

这时候,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会议。

在会后,可以抽一个时间主动找到对方,请对方吃个饭、买杯咖啡/奶茶或送个小礼物等等,缓解尴尬和僵局。

如果你有勇气主动向对方道歉,比如,很抱歉,我刚才说话态度不太好…,那更好。

等到情绪缓和后,双方再坦诚地针对具体冲突点和事情进行讨论。

3.警惕过度脑补

人类是一项很有趣的能力——“脑补”,我们会自发对某些情节进行补充。

尤其是在我们情绪化的时候,不管别人说什么,都会被我们过度解读,觉得对方在针对自己。

比如,男生不回复女生的消息,女生就会担心自己的男朋友去干什么不好的事情,但实际上可能是男生的手机没电了、也可能是在忙一些事情。

而在组织中,也是这样的情况:

小刘是一位项目经理,一直在负责一个项目,目前项目处于结项过程中。

最近,小刘一直在外出差推进项目,刚回到公司,就听同事说老板要把他负责的这个快结项的项目转给其他人负责。

小刘当时就炸了,觉得“老板不信任自己了,要卸磨杀驴”,内心上演了一场宫斗戏。最后气冲冲去质问了老板一顿。

而事实上,是老板需要小刘去做更重要的事情。但因为小刘在外出差,还没来得及跟他说明原由,小刘就情绪上头了,跟老板大吵了一架,最后闹得不欢而散。

面对这样的情况,如何解决呢?

找当事人聊清楚事实,但不要带有情绪。这里,分享一个STA表达法,小刘可以这样说:

S:先说事实

“我今天刚刚出差回来,就听说我一直负责的项目您可能转给其他同事负责,这个项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,我前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现在快有结果了。”

T:讲你的故事。(你的情绪推论是什么呢?)

“我突然听到这样的调整我特别困惑,而且挺着急的,因为这事对我太重要了。”

A:问问题。

“领导,我想了解一下这个事究竟怎么回事?您怎么想的?”

如果用这样套路,刚才的事故就不会发生了。

4.探寻对方的底层需求

我们在产生冲突后,往往容易陷入一个思维惯性——总会把自己想象成无辜的受害者,认为一切问题都是对方造成的。

这样的思维方式,会让我们忽视事实、忽视自身的问题。

比如,夫妻之间,往往一方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和委屈,却看不到对方的努力和付出。然后,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对话:

你不就是上个班吗,下班就知道玩手机?

你不就是带个孩子做个家务吗,天天抱怨什么?

吵着吵着,双方就逐渐从讨论事实,变成了观点辩驳。

如果双方能够坐下来,坦诚地放开自己,表达观点背后的需求时,我们可以发现“妻子的底层需求是有人关心自己,丈夫的底层需求是给自己留些空间”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双方的需求都没有错,只是在表达的过程中,双方采用了情绪化的表达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用这四步来解决:

第一步,当我要去跟一个人做矛盾点沟通,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,先陈述事实;

第二步,表达自己的感受;

第三步,挖掘底层需求,告诉对方你的底层需求,也要挖掘他的底层需求是什么;

第四步,请求改变,你要预设沟通过后,他还是不会改变。这样,你也不会太生气。

这里,我们需要注意两点:

第一,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冲突的,有矛盾,是因为满足需求的策略产生了冲突;

第二,在沟通的时候,保持对于自己“真实需求”和对方“真实需求”的觉察和感知。

三、信任感一强,内耗就少了

无论何时,千万不要怀疑对方的动机。

因为对方无法在沟通中证实自己的动机,所以必然进入一个沟通的死循环,最后陷入相互内耗的陷阱。

那如何才能减少内耗?

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复杂的、细微的,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和变数。在这种情感的海洋中,有一个深深的原则贯穿其中,那就是:相信信任的力量。

当你相信对方晚回消息、晚回家、忘记一些约定时,是有他自己的苦衷,妳就不会陷入自我脑补的坏故事中。

当你相信对方想太多、情绪化时,是有她的担忧,你就不再觉得她是无理取闹。

当你俩都能做到无理由的信任对方,觉得“有你在,真好”的时候,就不再有隔阂,沟通自然就会更坦诚,也就没有了内耗。

参考资料:

1.《关键时刻,拒绝掉链子!》,笔记侠;

2.《你能走多远,取决于你的心力 | 湖畔答辩》,笔记侠;

9月16日,笔记侠“AI新视野,增长新势能”第二届新商业智能大会,将在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举办。

众多行业大咖、一线企业、初创公司在这里聚集,分享彼此对AI的认知和经验,帮你发现AI带来的增长势能,看到未来,融入未来,成为未来!

余票不多,先到先得。

分享、点赞、在看,3连

上一篇:有机硅 关于有机硅的介绍 下一篇:有机硅 关于有机硅的介绍
x
推荐阅读